上午先去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中心看唐卡展,跟预计一样没看成,该中心在官园市场后面原新华印刷厂里,几个门都有门禁,问出来的人也不知道有展览,其实也正常,有些展览就是为了年终总结上几个政绩卓著的数字。
感觉北京百分之十的展馆包办百分之七十的非艺术类展览,其他的展馆知不知道也无所谓了。衡量一个博物馆好坏,很大部分是其活跃度--办临展的次数,
第二站民族大学博物馆,现在参观得存包了,不允许拍照,新开的大地回声——中国少数民族乐器文化展成为该馆的常展了。傣族的箜篌制作很精致,还有不少乐器都有图案很漂亮,不让拍照,据说有故事,好吧,又重温其他展厅,依然内容丰富有趣。文字宗教服饰都有亮点。
本来想去颐和园拍玉器展,想起紫竹院行宫2018“粹”民族传统艺术系列精品展就要结束,结果就近去了紫竹院,进行宫的门票都用畅游公园app了。本期有两个展览,醴陵瓷器比以前看的颜色要浓艳一些,釉下彩的立体感很漂亮,紫竹院的展览主要介绍现代作品,其实也没什么不好。祖宗的东西总归不能光复制不发展。
共三个厅,只整理一个厅的内容,想来没有多少人关注,展览到明天就结束了。
最后一站是海淀博物馆,中关村40年建设成就展明天也是最后一天,30块展板又如何能概括中关村的变化?板式还可以。,
![](http://simg.sinajs.cn/blog7style/images/special/1265.gif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