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雍正五年(1727年),小召喇嘛阳察尔济任归化城副扎萨克喇嘛时,在他担任年班扎萨克喇嘛(掌管行政权的喇嘛)向朝廷汇报情况之机,他呈请皇室,修建小召属院,于雍正十年(1732年)建成,清廷赐名为慈灯寺。寺院布局为金刚界曼陀罗,
慈灯寺当时香火鼎盛,一派繁荣。它原有三重殿院,每重院子都有佛殿,并有配殿和厢房、耳房等,占地约5000平米。每年除夕,归化城内外各召庙选派喇嘛集中在慈灯寺门前的广场上,身着盛装,头戴面具,在大号、锣鼓及笙管铙钹等乐器的伴奏下,举行跳“恰木”活动,以禳灾祈福、庆祝丰收,预祝来年风调雨顺。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夜,慈灯寺还要在五塔和玲珑短墙上每隔咫尺就点亮铁铸莲花灯,灯火辉煌、壮丽秀美。
乾隆年间,慈灯寺根据佛教经典《金刚经》教义设计了金刚座舍利宝塔,因塔座顶上有5座小塔,民间俗称五塔,慈灯寺也被俗称为“五塔寺”。
1977年,国家拨专款修葺五塔寺,成立了呼和浩特文物管理所。1982年,成立五塔文物保管所,树立了保护标志。1988年1月13日,国务院公布五塔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五塔,就是仿印度的迦耶式塔建造的,由塔基、金刚座、塔顶三部分组成,通高16.5米,承托在一个以莲瓣装饰起来的须弥座上,是依《金刚经》教义而建成的。按照佛经上的说法,金刚界有五部,每部有一个部主,即主要的佛。它们分别是大日如来佛(中央)、阿佛(东面)、宝生佛(南面)、阿弥陀佛(西面)、不空成就佛(北面),他们分别骑乘着狮子、象、马、孔雀和迦楼罗(一种人面鸟身的神兽)。
宝塔中最珍贵的、最有研究价值的文物资料,莫过于是宝塔身后的三幅雕刻“蒙古天文图石刻”,这三幅雕刻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组蒙古文标注的天文图,这对于研究天文学史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。三幅雕刻不好拍,